量子物理史-微波战争一
胡克,胡克… ,看完量子物理的第一章,我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寻找胡克这个名字,中学时代的物理课本里肯定有这个人,可是我怎么也回想不起来了,胡克,这个在当时那个时代仅仅次于牛顿的伟大科学家,现在,在世人的脑海里,居然仅仅剩下“胡克定律”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弹性公式,难道是因为当时牛顿没有涉及弹性方面的研究,才使“胡克定律”存留了下来?呵呵,有些讽刺。
据说中介绍,以及中学时代对牛顿的了解,牛顿在学术上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是他把天上地下所有物理的运动规律总结出来的第一号人物,当然他还在物理其他各个领域均有伟大的研究成果,比如光学,热学,甚至生物化学等方面均有研究成果。
说到光学,让人会想起当时最为轰动的事情——微波战争,也许就是这个,才使得胡克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被牛顿强大的光芒给覆盖了。据了解,当时光学在人们的眼里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概念,只是人们通过实验,如反射,衍射,等实验,才慢慢的对光形成具体的概念。
当时,以胡克为首的光的波动学说,一直领导着人们的思想,波动学说一度占上风,但是这种状况却由于一位年轻人的一篇递向皇家学会的一篇论文给打破了,就像久久平静的湖面落入一片树叶而起的涟漪。他就叫牛顿,当时的牛顿刚刚30岁,却已经是皇家学会的会员,他发表的论文是他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关于光与色的新理论》,也就是有名的光的色散的实验成果。可是在论文评议的过程中,胡克却坚持称牛顿的论文盗取了他之前一篇论文的思想,结果牛顿勃然大怒,撤回了论文,而且从此一边倒的支持光的微粒学说,专门反驳胡克的波动学说。
牛顿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可是在性格上,确实被人指为极度小气和斤斤计较的人,但是他在学术的造诣却是无法磨灭的,可悲就是胡克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了,当牛顿在皇家学会的地位越来越高的时候,他发表一系列论文,证明光的微粒学说,微粒学说渐渐在人们脑海里形成。光的波动学说在当时一败涂地。特别是在胡克等波动学说的领头人相继过世后,以牛顿为首的光的微粒学说一直就这统治了100多年。
到这里,才明白过来,为什么胡克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现在却被人所遗忘。当然在后来又有一位天才少年,打破了微粒学说的统治。当然这就是著名的第二次微波战争了。
这位天才少年就是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创始人托马斯.杨。以他为首的一系列光的波动学说又开始了对光的微粒学说的反击,渐渐的光的波动学说又取得了当时的地位,又产生了波动学说和微粒学说的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