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岗位随想
说来惭愧,来公司已经超过一年半时间了,担任这个岗位也有一年半的时间了,说实在的,直到现在我才慢慢的明白这个岗位到底是个怎样的职责。
我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童鞋,本以为自己应该是进入一个普通的互联网软件公司当个程序猿,然而实际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当然,我也不知道这是我的不幸还是万幸,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导师才问我,做的什么工作啊,我说具体我也不太清楚,然后就简单描述了一下工作内容,“处理日常业务部门使用系统的一些问题,重点在业务,还有,帮助业务部门在系统中实现他们想要的功能,但是不编写代码…”,导师惊讶不写程序?我说是的,也许在老师的心目中,每个计算机软件专业出来的男生,都是要先编写代码跟着做项目,接着做项目组长,干个5678年的,最后走上技术管理人员。
而我本以为我也这样的道路,然而也许是自己的编程能力不足,没能走上一个计算机软件专业童鞋的道路。来到了一家大型制造企业,工作内容是生产制造的信息管理岗位,偏向业务流程梳理,软件在这里仅仅只是工具。工作要点在于沟通,跟业务部门熟悉业务流程,从而借助软件工具在系统中实现业务功能。如果用百分比来衡量这个岗位的职责的话,70%属于业务流程梳理,20%属于软件系统,10%属于软件操作。10%的软件操作自然不在话下,20%的软件系统原理对于一个计算机同学来说都不会太难理解,主要就是一些数据流,数据表的基本原理啥的;最头疼的自然就是实际业务的学习。
一个公司的业务是最难学习的,更别说是一个大型制造产业,想要清晰了解每个生产制造的业务流程,没有3-5年的经验是根本不够的。学习业务远远不是我这个原本一心只跟软件和机器打交道的计算机童鞋所能想象的,学习业务最重要的就是要和人打交道,像我这种整个大学都没有勇气上台讲过话的人来说,这个工作有点难度。遇到难处,本能就抵触它,说实话,来了半年后的那段时间非常厌烦这个工作。各种看不惯,看不惯某些同事的作风,看不惯虚假的报告,看不惯…,也会抱怨公司的各种IT系统,总之觉得自己貌似进错了行业。
随着时间的流逝,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习惯,不断的进步,原本看不惯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好自己就OK了,原本的各种抱怨忍忍就过去了,当然慢慢地就觉得懂得了好多学校不会教的东西,也渐渐熟悉了工作内容。
慢慢地从厌烦这个工作,变成了想去研究这个工作,也发现了它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不仅仅从业务上,就算是从系统设计方面,自己的能力也是远远不能胜任。从一个项目中,才发现,自己懂的会的东西是那么的稀薄而浅显,不管是从管理的层面,还是从技术的层面,都发现自己还有好多要去学习要去深入研究的。
现在给自己的警言就是:朝着自己心中的方向,一个劲往前冲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