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子书
买电子书吧,电子书好。
想不到,连我媳妇现在都开始觉得电子书比较好,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发生观念转变的。
自从互联网开始了电子书销售的模式,我一直都是忠实的支持者,我也算是比较早的一波电子书付费用户了,也许是我比较喜欢书的缘故吧。
最开始接触电子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txt的格式杂乱的存在于各大网站中,当时还没有所谓的智能手机,买一个能导入txt文档的MP4,在上面能看到文本就已经觉得很牛了。犹记得自己当时硬生生把我的第一个MP4的右键给按失灵了,通过它几乎看完了沧月的所有武侠小说。插上耳机听着歌曲,盯着不到2寸的显示屏,想着武侠情节,那感觉还是比较惬意的。
渐渐地,MP3MP4淡入人们的视线,而半智能or智能手机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智能手机的到来就意味着可以在手机终端上装载更多更好的阅读软件,对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掌上阅读以及anyview软件,它们的特点就是能更加方便的将PC上的文档导入到手机中进行阅读,但是,那会的电子书市场还是远远不能对纸质书造成任何的影响,因为大家看的电子书基本上都是小说类,例如奇幻、武侠、言情等等,为什么这类书籍会最先在电子书市场站稳脚本,主要是小说类书籍基本上都是一看便过的,无需太多的思考,无需太复杂的文体结构,能够以txt格式存在于各类终端,便于拷贝与传播。当然,那个时候的电子书市场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规范以及版权等问题的考虑,到处都是盗版的txt文档,盗版给人们带来免费的同时,也意味着内容上的不完整以及排版上的低劣。总之,那会的电子书还不能真正称之为电子书。
最早推行电子书销售模式的是亚马逊公司,以卖书起家逐渐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科技公司,销售电子书的模式也是由它带起,然后国内的多看(后被小米收购)等公司逐步发展起来。
目前我读电子书的媒介主要是手机和Kindle。手机上基本上就这三类软件:多看,亚马逊读书,微信读书。
- 最早接触正版电子书籍就在亚马逊上,优点就是资源丰富而且价格优惠,但是不太喜欢亚马逊读书软件的体验,书架界面以及阅读界面用户体验非常差。一般情况下,我只通过Kindle来阅读亚马逊上的书籍。
- 国内的多看是一家起步比较早的销售电子书的网站,软件的用户体验比较好,图书资源也一直在丰富中,在中文图书上基本能达到和亚马逊一致的水平,但是据我观察大部分电子书较之亚马逊要贵。它有基本的社交功能(书评广场)以及阅读奖励书币(安卓上)等功能,所以在手机上我基本都是使用多看阅读电子书。
- 微信读书可以说是刚刚起步,目前还没看出腾讯要大力推广的样子。这里提到它是因为阅读体验做的非常不错,还有即时分享想法的功能也挺赞,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我觉得它非常有潜力,毕竟有那么庞大的微信用户群以及优秀的用户体验,但是,还必须要有丰富的图书资源,我认为这才是电子书市场最核心的竞争力。
由于阅读电子书的设备越来越智能化,因此阅读电子书的类型也渐渐从小说类转向专业类书籍。电子书除去与生俱来的互联网分享的基因,其他功能也越来越接近纸质书,比如目录、标记、笔记以及Kindle上的快速翻页等等。刚开始的时候,好多排斥电子书的人都会说怎么怎么不方便啥的,现在我听到的理由貌似只剩下情怀了,放不下手捧一本纸质书那种实实在在的感觉,或者说阅读纸质书相对比较容易专注,不像电子设备总会使人分心。
其实我也是放不下“手捧一本书”阅读情怀的那一类人,但是现实生活中,能跟上节奏读完的基本上都是在电子设备上(Phone or Kindle),因为便携,大部分时间都是携带电子设备,而不是一本书。
当然我始终坚信,知识的获取与媒介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关键是要认真的去读。